華城常見鳥介紹_紫嘯鶇

每日清晨及黃昏,經常聽到發出尖銳、頻率高如腳踏車煞車長嘯聲的「嗞⋯⋯」金屬哨音。這就是,台灣紫嘯鶇。不愛高飛,不會到高高的樹梢,卻喜歡在地上慢慢跳躍前進,無法飛行長距離,而善於滑翔飛行,時常立於石塊上,上下蹲踞及扇動尾羽。常翹起扁平的長尾上下拍動的做張合動作,以昆蟲、兩棲類、魚類為主食。

台灣紫嘯鶇體型全長約30公分,為台灣溪澗鳥種體型中最大者,是台灣特有種。全身藍色或紫藍色光澤,在陽光下閃爍耀眼,因而又有「琉璃鳥」之稱。台灣13種鶇科鳥類中,唯一的台灣特有鳥種。常單獨行動,性機警,遇到驚嚇會快速直線低飛。

其外形特色為嘴喙與腳為黑色,眼睛為紅色,在額部、雙翼以及胸部羽緣具有藍紫色的色澤,羽色為黑色,且帶有藍色或紫色的亮麗光澤,光線不足或遠處看呈黑色,在幼鳥時期則具有藍灰色的眼線。

紫嘯鶇繁殖期以外通常單獨出現在溪澗、水邊或林緣地帶,地域性相當明顯,生性機警且容易受到驚擾。如遇到鄰近同種鳥類,會相互追打又各自飛回自己的活動區域。華城看到的紫嘯鶇,主要以蚯蚓、魚蝦、兩棲爬蟲或小型昆蟲為食,繁殖期為3月至9月之間,為一夫一妻制,雌鳥主要負責孵蛋及育雛,雄鳥則負責警戒或護巢等護衛工作。育雛期也具有高度警戒性,常會看到紫嘯鶇雄鳥護雛,與台灣藍鵲互相追逐攻擊畫面,是少數敢與台灣藍鵲正面對敵的鳥種,一點也不怕凶惡出名的台灣藍鵲。

繁殖期每對一年可產兩窩 ,第一窩在 4 至 5 月,第二窩在 6至 8 月。築巢於樹洞中、河岸土壁洞內、石縫中和水泥橋的橋樑處。在華城的紫嘯鶇另有一處常常築巢的地方是住戶的窗型冷氣遮陽棚下,這些地點都是避雨佳、擋風好、亮度低、天敵不易攀登的乾燥處。巢材以枯枝、樹葉、草莖和苔蘚等鋪設成皿狀巢。每窩產卵 3 至 4 枚,孵卵期約 18 天,由雌鳥承擔,獨立完成,雄鳥不參與孵卵的工作,但會帶食物給孵卵中的雌鳥。初期親鳥會將卵殼攜帶至巢外,丟棄於水中,並將雛鳥的糞便吃下。

紫嘯鶇在台灣分布廣泛,舊有的保育名錄將台灣紫嘯鶇列於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的種類,2008 年修訂為一般類,不再列入保育品種。但由於近年來都會休閒活動大興,人類活動行為難免造成環境的破壞,導致土壤、河川水質的汙染,影響了紫嘯鶇及其他溪澗鳥類的棲地環境與繁殖空間。華城的環境是紫嘯鶇極佳的生存空間,在此地的紫嘯鶇一旦住下都不願意離開,有些已經繁衍多代,留下來讓我們好好欣賞。 (G區林永富)

0 回覆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
隨意貢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