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神話中的聖鳥

原住民神話中的聖鳥:龐克頭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全身黑溜溜的,頭頂上有蓬鬆豎起的冠羽,就像特別用髮膠梳過的龐克髮型一樣,非常有個性;而鳥喙和鳥爪則是亮麗的紅色,在黑色身體的襯托下格外鮮豔,十分吸引目光。台語稱紅嘴烏鬚或紅嘴烏秋,嘴紅色因而得名,為台灣特有亞種。

在台灣棲息於山麓至低海拔山區附近,為普遍的留鳥,在霧社海拔1150公尺高處曾有觀察紀錄,在華城是族群較龐大的常見鳥種。非繁殖期常成群有時聚集成百隻大群在雜林或果樹林活動,叫聲極喧鬧,以昆蟲、漿果等為食。4至7月繁殖期營巢於離地不高的樹上,以草莖、細樹枝築碗形巢,一窩有2至4個蛋。

 

或許就是因為有著使人印象深刻的外表以及獨特的配色,紅嘴黑鵯的形象引發人們諸多聯想,在台灣的原住民之中,就流傳著一些故事,說明紅嘴黑鵯的紅喙和黑羽,究竟是怎麼來的。

 

首先是布農族的神話中,提到一種叫做 haipis 的鳥兒,就是紅嘴黑鵯,傳說在遠古的時代,牠們替族人帶回火種,度過洪水危機,幫助族人存活的大功臣而成為聖鳥。

在傳說中,布農族人遇到一次大洪水。洪水漲得快,族人倉皇逃上山時,卻忘了帶走火種。先是癩蛤蟆跳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要幫忙帶回火種,越過了洪水,癩蛤蟆成功地找到了火種,背在背上努力地游回布農族人那裡,不過當牠抵達時,火苗卻已經被水給弄熄了。

接下來,烏鴉也答應要試著去取火種,可是才飛到半途,卻被那些死於洪水的死屍給吸引住,忍不住停下大快朵頤了起來,忘掉原先的任務。

這時,紅嘴黑鵯決定幫忙,牠拍翅往火種所在的地方飛去,順利到達後張嘴銜起火種,想趕緊把火種交到族人手上。火熊熊地燒,燙得嘴難以忍受,於是把火種換到腳爪上握著,但一會兒腳爪又被燙得疼,於是只好又換到嘴裡。就這樣不斷交替著,紅嘴黑鵯最後把火種帶回布農族的聚落,不過嘴跟爪都被燒得紅通通,身體也被火烤焦,渾身羽毛都變成黑色的。布農族人非常感謝紅嘴黑鵯,將之視為聖鳥,要好好尊敬地對待牠們,不能以手指指點點,更不能殺掉牠們。

 

泰雅族同樣流傳著一則跟紅嘴黑鵯有關的神話,也有鳥兒銜火的情節,只不過紅嘴黑鵯不是要帶火,而是要滅火。

據說許久以前,山上發生一場森林大火,大火中,人與動物都驚慌逃竄,但火焰仍然寸寸逼近,眼看就要燒死所有的飛禽走獸了,山神眼見大家受苦,於是召集了山裡的生物,希望大家都來滅火,可是,大多數的動物都因為太過害怕而只顧著逃命,只有 Sabin 鳥,也就是紅嘴黑鵯,奮不顧身地投入救火工作。牠們一群一群地飛向著火的樹木,用嘴喙折斷帶火的枝條,再用腳爪抓著,帶走那些燃燒的樹枝,大火就在紅嘴黑鵯不間斷地來回飛行下,漸漸控制下來,最終順利地撲滅了。

紅嘴黑鵯的羽毛被燻黑,嘴喙和腳也被燒紅,但也由於牠們如此犧牲,山上的人和動物才能存活下來,族人們因此對這種鳥十分感謝,將之視為神鳥,充滿尊敬之情。

 

現實中,紅嘴黑鵯是種活潑的鳥兒,以果實和昆蟲為食,尤其喜歡較軟的漿果。牠們喜歡群聚,會成群結隊地在樹冠層生活,常出沒在中低海拔山區、闊葉林、果園、林地邊緣,甚至平地公園也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紅嘴黑鵯有一項奇妙的習性,冬季氣溫降低時,許多鳥兒會往較低海拔處移動稱為「降遷」,到比較溫暖的地方過冬,可是紅嘴黑鵯卻反而有往較高海拔處移動的傾向。這種現象稱作「反降遷」,可能是為了要進駐其他鳥類降遷避冬之後空下的棲息空間,當其他鳥兒變少了,相對來說取得食物的機會便會增加。

 

紅嘴黑鵯相當聒噪,經常發出吵雜的鳴聲,除了吱吱喳喳的簡單音節,最容易辨識的就是聽來像「小氣鬼」的清脆叫聲,每當聽見熱鬧的鳥叫聲,看見一大群紅嘴黑鵯從天上樹上飛過,彷彿稍稍能想像神話中牠們叼著樹枝奮力滅火的樣子。

(G區林永富)